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推進下,企業的角色早已從單一經濟創造者,轉型為兼顧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多重角色擁有者。台灣企業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議題與永續指標壓力,利用「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兩大策略,以作為推動綠色轉型的雙引擎是必然趨勢。這兩者不僅彼此互補,更共同構築了企業邁向循環經濟的基礎架構,並驅動全產業鏈的價值創新與責任擴展。
AIOT綠色數位轉型顧問Rich老師的創新天地 是分享Rich老師針對各類創新領域:數位轉型、綠色轉型、人工智慧、物聯網、Fintech、智慧工業、研發創新的方法,流程改善與創新等心得,經驗與教學內容.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推進下,企業的角色早已從單一經濟創造者,轉型為兼顧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多重角色擁有者。台灣企業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議題與永續指標壓力,利用「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兩大策略,以作為推動綠色轉型的雙引擎是必然趨勢。這兩者不僅彼此互補,更共同構築了企業邁向循環經濟的基礎架構,並驅動全產業鏈的價值創新與責任擴展。
在現今全球追求永續發展的浪潮下,ESG(環境、社會、公司治理)已成為企業經營不可或缺的一環。 企業編制 ESG 永續報告書,不僅是回應法規要求,更是向利害關係人展現其在永續發展方面的努力與成果的重要途徑。 許麗萍博士在《永續e起來》節目中便將永續報告書比喻為企業的「期末考」,檢視企業在 ESG 各面向的表現。 然而,這份報告書不僅僅是一份成績單,更是企業展現其價值、與利害關係人溝通的絕佳機會, 將永續報告書轉化為行銷亮點。
近年來,ESG(環境、社會和治理)議題已成為全球企業關注的焦點,並逐漸演變為一股不可忽視的浪潮。對高度仰賴製造與出口的台灣五金產業來說,ESG 的影響尤為顯著,尤其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已於2023年10月開始實施,預定2026年1月開始實際徵收此碳關稅,更顯示了產業綠色轉型的急迫性。本文將探討五金行業在ESG浪潮下面臨的挑戰,並提供應對策略與實際案例,協助業者掌握永續發展的契機。
全球暖化、氣候變遷的議題日益嚴峻,各國政府與企業紛紛響應永續發展的目標,積極推動 ESG(環境保護、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理念。觀光產業作為資源密集型產業,在交通運輸、住宿餐飲、旅遊活動等環節都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更需要積極擁抱 ESG 理念,推動產業升級,才能在碳中和時代站穩腳跟,開創綠色旅遊新局面。
2024年是組織碳盤查年,政府給了很多的補助,也很多企業開始了第一年的組織碳盤查,但什麼是組織碳盤查呢?組織碳盤查是指以政府和企業為單位,計算其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界定邊界內的社會和生產活動中各環節直接或者間接排放的溫室氣體總量。此處的溫室氣體(Green House Gas;簡稱GHG)是指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亞氮N2O、氫氟碳化合物HCF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以及三氟化氮NF3 七種,以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物質。組織碳盤查是瞭解組織的碳排放量的重要第一步,也是制定減碳策略的基礎。
之前提到循環經濟的各種商業模式有「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再生料替代原生料」,以及「資源再生與回復」的七種運作與賺錢方式。之前介紹了「產品共享」、「產品服務化」、「修復與翻新」、「再製造」、「副產品與產業共生」及「再生料替代原生料」六種模式,這次介紹最後一種「資源再生與回復」。
「資源再生與回復」是指將使用後的產品、材料和資源收回、處理和重新裡用,以創造新的價值、降低浪費並降低對原始資源的需求的模式。這一概念中是將資源視為有限且寶貴,並且致力於最大程度地延長資源的使用壽命。依此展開的模式有三種:
1. 封閉式循環:物料在產品壽命終結時被回收,並被再使用於相同的價值鏈。封閉式循環的特性為物料維持完整性,可以經過多次循環,甚至可以無限地循環,如蘋果利用i拆解機器人 Daisy,現在可分辨 23 種 iPhone 機型,每年可拆解 120 萬支 iPhone。。
圖:蘋果的Daisy拆卸機器人
在全球永續發展的推進下,企業的角色早已從單一經濟創造者,轉型為兼顧環境保護、社會責任與公司治理的多重角色擁有者。台灣企業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議題與永續指標壓力,利用「產品永續設計」與「廢棄物循環再利用」兩大策略,以作為推動綠色轉型的雙引擎是...